搪瓷攪拌容器正確安裝、調試的意義
搪瓷攪拌容器的正確安裝,對其整機性能的發揮有很大影響,正確安裝,能更好的保證搪瓷容器安全、穩固、長期使用,能保證密封性能的可靠,能更好的滿足生產工藝要求。
搪瓷攪拌容器瓷層的保護由于搪瓷是在金屬基體上,通過高溫燒結形成的一層特殊性能的玻璃釉,雖然表面光滑,耐腐濁,但是表面很脆,易損壞,因此在包裝、運輸、拆卸、安裝時一定要仔細,千萬不能磕碰,以免劃傷瓷面;更不能用硬物碰撞,以免碰撞處產生附加應力,對以后使用造成嚴重的不良后果。
搪瓷容器的支承、固定搪瓷攪拌容器進入使用現場后,要根據容器支承結構(懸掛式支座或支承式支腳)形式的需要,首先做好穩固的支承基礎,以保證設備穩定性,然后將搪瓷容器吊放到位并固定。
搪瓷容器位置固定后,應以中心罐口平面為基準面,用250mm框式水平儀放在罐口平面測量,進行罐體水平面的調整(斜鐵調整、螺栓調整),使其水平度≤0.02/250mm。
開式容器密封墊的壓緊無論開式容器還是閉式容器,密封墊片壓緊后,經常會出現密封面泄漏,分析其原因主要為:
(1)、密封面有污物、損傷、變形嚴重;
(2)、墊片結構及材料選用不合理;
(3)、固定卡子排布不均勻;
(4)、沒有對稱均勻壓緊(最好用扭力扳手上緊);
根據查出的泄漏原因,采用正確的安裝方法,更換不合格部件,保證密封性能的可靠性。由于罐口法蘭變形嚴重,配用楔形密封墊片的制作方法,楔形墊片由中間兩塊3mm厚石綿板,上下各4層1mm厚石綿板,外包1mm厚的F4套,總厚度為15mm,然后用塞尺測量罐口法蘭變形量,并打標記,根據測出的變形量削減楔形墊片上下1mm厚石綿板部分的層數,將最大變形量調整為1mm以下,該墊片根據經驗,可用于1.0Mpa以下的搪瓷攪拌容器法蘭變形較嚴重的情況。
四、機械密封的選形、安裝、調試
1、機械密封的選形
根據行業標準HG/T2057-2003搪瓷攪拌容器用機械密封標準的規定,密封一般介質時,選用212單端面小彈簧聚四氟乙烯波紋管機械密封。具體技術參數為:搪瓷攪拌軸徑40-110mm,器內設計壓力≤0.4Mpa;搪瓷攪拌軸徑120-140mm,器內設計壓力≤0.25Mpa;轉軸線速度≤2m/s。如果容器內溫度≤150℃,應采用一般冷卻措施對機封進行降溫;若容器內溫度≤200℃,必須采用強制措施對機封進行冷卻降溫。
當密封易燃、易爆、有毒介質時,搪瓷攪拌容器應采用221型徑向雙端面機械密封,技術參數為設計壓力≤1.0Mpa,溫度≤200℃,轉軸線速度≤2m/s。
2、安裝和使用要求
攪拌傳動密封裝置正確選型,機械密封各組合件,在加工質量保證的情況下,才能進行安裝,安裝后,按下述進行檢驗:
(1)、攪拌軸與機封動環安裝部位的外徑,經磨床加工后,其尺寸公差為h9(軸不圓度≤0.2mm),表面粗糙度Ra≤1.6μm。密封段軸徑≤110mm時,徑向跳動為≤ /30,當攪拌軸軸徑>110mm時,徑向跳動應<0.5mm。下端偏擺≤L(軸長度)2‰,軸向竄動≤0.5mm
攪拌軸與密封安裝法蘭面的垂直度≤/50mm。攪拌軸與密封安裝法蘭的不同心度≤0.003d。
(2)、搪瓷冷卻水套上下密封面與軸線垂直度按GB/T1184的10級精度。搪瓷冷卻水套應做水壓試驗,試驗壓力為0.6Mpa,試驗時間為15min。搪瓷攪拌軸、冷卻水套的其他技術要求按HG2432。
(3)、212單端面機械密封的安裝
a、將冷卻水套固定在攪拌孔上(螺栓先不擰緊,水套能移動為準);
b、將靜環固定在冷卻水套上,用固定螺栓對稱壓緊;
c、順序放上動環,調整螺母;
d、將減速機及其支座裝在罐蓋上,旋緊固定螺栓至螺母;
e、從下端將攪拌軸穿入通過中間軸承,擰上圓螺母及止動墊圈將爪翻入圓螺母鄰近槽內,上好夾殼聯軸器或彈性塊連軸器。
f、以靜環端面為基準,用面分表測試與攪拌軸的垂直度,并進行調整,誤差達到≤0.05mm。
經驗調整方法:先測量機封靜環端面與攪拌軸的垂直度,因該部位間隙小,無法使用百分表,可做一工裝(鏈條固定法),用鏈條將百分表固定在攪拌軸上,旋轉攪拌軸即可測量,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以最大值或最小值做為基準,用固定機架的調整螺栓進行微調,可將垂直調整到0.02-0.05mm以下,既方便又準確。
g、調整水套與攪拌軸間隙,四周均勻,將水套固定螺栓旋緊。
h、用調整螺母下壓動環,使動、靜環緊密配合,彈簧間隙調整為2-3mm。
(4)、完成裝配后應進行下列試驗:
先進行水壓靜壓試驗,試驗壓力為設計壓力,試驗時間為15min,運轉跑合后,再進行運轉試驗,試驗壓力為最高使用壓力,試驗時間為1h。
a、氣密封試驗:試驗壓力為最高工作壓力,要求不產生連續小氣泡為合格。
b、帶料試運轉試驗:試驗條件盡可能與生產條件一致,檢查各密封點的情況,并進行適當的調整。
當密封部位溫度t>70℃時,必須使用冷卻水夾套,冷卻水出口溫度應控制在40℃以內。為保證密封端面潤滑,安裝時應先在靜環面上涂一層清潔油,潤滑油箱內潤滑油液要高出密封面15mm,潤滑油系用清潔機油或清潔水等即可,并注意潤滑液體因流耗后的及時補給,以免發生干磨擦使機械密封失效。
(5)、221雙端面機械密封的安裝和調試
①安裝與拆卸
②安裝順序:
a、 將冷卻器及機械密封本體固定在攪拌孔上。
b、順序放上楔形環,隔環、冷卻水套下面的O型圈,油封和調整螺母。
將減速機及其支座裝在罐蓋上,旋緊固定螺栓之螺母。
從下端將攪拌軸穿入通過中間軸承,擰上圓螺母及止動墊圈將爪翻入圓螺母鄰近槽內上好夾殼聯軸器或彈性塊連軸器。
裝入對開夾,旋上調整螺母下壓對開夾,隔環使楔形環平整,壓入動環內進而使動環上定位卡有可見間隙為止,夾緊對開夾,取下定位卡,將冷卻水套固定好,收好定位卡以備拆裝時使用。
將平衡罐固在機座上,接上密封液進出口與機械密封間的管路。
連接氮氣瓶,減壓器與平衡罐的管路。
待密封液加壓至使用壓力檢查連接處有無泄漏。
拆卸順序與安裝順序相反,注意必須先泄壓并放出密封腔內的油液,固定好定位卡方可拆卸。
五、使用與維護注意事項:
1、將氮氣瓶通過減壓器接在平衡罐上,調整減壓器,使通入平衡罐的壓力高于釜內最大使用壓力0.1-0.2Mpa。
2、平衡罐內的油位應在視鏡中位,油位過低應及時補充油液。
3、運行中應接通冷卻水,水量以水套上端油封處不漏水為好。
4、定期檢查平衡罐中油位以判斷密封的泄漏情況,油位下降1mm約為12ml,(按的管子計算的,其它直徑的管子,應重新計算。)允許泄漏量10ml/h。
5、使用3-6個月后應更換密封液,并沖洗密封腔及平衡罐。
6、經常提起冷卻水套,清除密封件周圍的污物及水垢。密封液使用N32機械油或類似的油品(若釜內介質不允許接觸機油,可使用食用油)對機油應經過嚴格過濾必須清潔。
7、機械密封在搪瓷攪拌容器上安裝后,應進行靜壓試驗,試驗壓力為設計壓力,試驗時間為15min,運轉跑合后,再進行運轉試驗,試驗壓力為最高使用壓力,試驗時間為1h。
六、公司新產品結構特點:
本密封為攪拌容器專用的一種密封形式稱為徑向雙端面機械密封,其主要特點是耐強腐蝕,軸向尺寸小,結構緊湊,靜環浮動性好,對安裝要求不高,由于密封面在密封腔上端,避免了密封液中雜質及磨損物在密封面周圍的沉積改善了密封條件,使密封效果非?煽。本密封安裝方便,利于維護,密封本體下部配有搪瓷冷卻器,上部配有冷卻水套通過冷卻可以降低密封部位的溫度,有利密封的使用條件及提高使用壽命,密封液由平衡罐通過氮氣加壓,并保證密封壓力高于釜內壓力,在使用中只限于密封液的微量滲漏而杜絕了有害介質泄漏。從而可以消除化工生產中的污染和公害。
221B型徑向雙端面機械密封,對動環結構進行了改進和調整,將壓力從1.0Mpa提高到1.6-2.5Mpa,可滿足大型、特大型密封性能的要求,可滿足壓力較高場合的使用,可滿足易燃、易爆、有毒介質條件的使用,該產品的研制成功,填補了國內空白,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搪瓷行業攪拌容器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提供了密封性能的可靠性。
密封泄漏原因分析:
動、靜環端面劃傷、變形,加工精度、安裝精度低于密封標準規定值;
彈簧失效;
冷卻裝置失效,冷卻效果差;
密封端面溫度高,油膜氣化。
解決方法:
更換不合格部件動環、靜環、彈簧等,加強冷卻措施,保證冷卻水通暢,提高冷卻效果,密封腔度溫≤70℃,密封腔的密封液充足,防止動、靜環干磨擦,保證端面潤滑。
七、溫度計套管、擋板的安裝與固定
隨著搪瓷大型容器的應用,搪瓷溫度計套管、擋板,成為提高整體性能,提高攪拌效果,縮短反應時間必不可少的配套件,采用先進結構形式,采用牢固的固定裝置勢在必行。
目前搪瓷攪拌容器配套的測溫套管、擋板采用雙支點固定形式,得到了用戶的廣泛采用和好評。
八、壓力表的安裝
容器壓力表與夾套壓力表的安裝位置十分重要,必須裝在操作工開啟閥門進行通氣加溫或加冷卻液冷卻時同地能看到表盤指針的位置,以滿足搪瓷容器緩緩升溫、緩緩降溫的特殊條件工藝要求,有效控制搪瓷使用溫度冷沖擊≤110℃,熱沖擊120℃的使用范圍。很多使用單位缺乏經驗,兩表各按自由位置安裝,操作者不能同時看到兩表的顯示數字,對攪拌容器的升溫、降溫不能有效控制,對攪拌容器的使用壽命造成了嚴重影響。這一正確的安裝方法,它將給廣大用戶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